2023年12月4日
2023年11月27日
在病榻上胡思自由
六天來,病倒在床。初時以為只是傷風,有些鼻水。吃了幾次成藥幸福傷風素,那少量鼻水收了,但病情沒有好轉。感到在發燒,自己探熱得知體溫達38.4度。改吃每次一粒退燒藥必理痛加一粒傷風素,但幾天過去,體溫仍然維持在38.1度。我懷疑我可能感染了每年的冬季新流感,甚或已成風土病的新冠病毒。大家出街還是戴口罩為妙。
這幾天,吃東西都覺得苦澀,只有甜的食物還能讓我感到甜味。上網查了一下,發現味覺變苦可能是病毒感染的症狀。近日來,大部分時間都在床上度過,可能是藥物作用,經常發惡夢,每次都會驚醒,背上的睡衣都被汗水浸濕。醒著的時候,腦袋未能清晰思考,一種渾噩、疲倦的狀態纏擾著我,我好像不再是自己。
每次生病,都會深深感受到唯物論的沉重鐵拳。可唯物論並不在邏輯上順序推衍馬克斯的唯物辯證法之論,這是兩種不同的哲學觀點。在病痛中,我總會埋怨唯心論或許是想入非非的無稽之談。病痛令我思緒變得混亂,意識活動模糊,可是儒釋道學者稱自由的最核心最高的是「精神自由」(與心靈、意志、思想等自由在本文視為同義),這種信念我曾不疑幾十年,近幾年卻感其隱藏「何不食肉糜」的涼薄。
2023年11月9日
大陸《百度百科》可信嗎?
伴著百搜,有百度百科(簡稱百科),方便前者引導網民去讀官方調整訂做的資料。百科資料豐富,是網絡世界詞條數量最多的中文百科全書,但質量同樣成疑,例如不考證真偽照搬別家網站內容、抄襲中文維基和簡譯外語維基、不提供資料來源有違學術誠信並有礙讀者查證、資料摻有杜撰,等等。(見維基【對百度的爭議§百度百科相關爭議】、【百度百科對維基百科的侵權】)
2023年10月23日
看完《當馬克思遇見孔夫子》我笑爆了
馬克思是德國人,中共擁抱馬克思主義,崇洋媚外絕無花假。馬氏稱他伴隨中共建黨入華已經100年,早就成了中國人,不分內外了,是反駁崇洋媚外的指摘嗎?邏輯通不通?可別忘記,馬克思主義更早在俄羅斯開花,1917年發生「十月革命」而結果,所以他更先成為俄國人。馬氏又德又俄又中,是否鬼五馬六,真不好說。
2023年10月9日
程翔論隱蔽戰線
「程翔,生於廣東潮州,香港記者。聖保羅書院校友,香港大學畢業。1974年加入親中報章《文匯報》,曾任駐北京記者站主任、副總編輯。1996年出任新加坡《海峽時報》中國首席特派員。
2005年被指控間諜罪在北京被判監5年。據他說,他是因為追查2004年簽定的中俄邊界東段補充協定,並質疑中國外交部承認不平等條約,而入罪,而法院判決他是將大陸情報轉述給台灣組織並獲利。
中國外交部宣稱程翔對間諜問題『已經供認不諱』。5月31日,外交部在網頁上刪除這段說話。
2008年2月4日,程翔獲准假釋。2009年退休。」(摘自維基【程翔】)
以下視像內容,講者無不提供可查證的原始資料。
第一段片提及內地對可愛的娃娃的教育(16:36-)。我看,自小便要在友儕間互相舉報交功課,無限放大同學仔各種「壞事」,對那4%有特殊資質的人才是提早誘發,而對96%良知初萌的中國娃娃則會造成什麼優良啟蒙呢?香港背靠祖國,有幸福氣不遠矣。
2023年9月2日
2023年8月29日
中國人治專制政體如何革新推展法治的自由民主?
華人圈的史哲政學術界,有一自明末清初始的長青議題:中國三千年的君主專制政體可如何發展出能呼應普世主流中尊重個體自由的民主政體。
吶喊中人有從傳統儒家的民本思想裡力圖發掘儒家精神隱而未顯的概念以推出民主,或來自棄儒或鄙儒的自由主義,或反資反儒(所謂反封建)的共產主義,以及其他。撇開偏於哪種觀點,各人各議例如明末大儒黃宗羲的《明夷待訪錄》、清朝康有為倡孔教、譚嗣同寫《仁學》、嚴復翻譯西學如John Stuart Mill的《群己權界論》("On Liberty",今譯《論自由》),到民國以胡適擔負極重角色的五四運動所倡議的「民主與科學」,等等,都在要求中國政體走上民主自由之路而必須有壓制或廢除君主獨斷權力的根本革新。
2023年7月21日
今天7.21、秦剛與傅曉田、機會主義者
于非在直播中提到兩事:中國外交部長秦剛與情人傅曉田失蹤之迷、靖海侯反批袁彌昌。
(一)秦剛與傅曉田
按于非,傅曉田極可能是雙重間諜,她先為祖國服務,後給策反而替美國辦事,這說法亦是坊間其中一支臆測,但傳者或于非皆未提供任何有事實基礎的推理依據。已知的事實是,其中主要者,傅居美國超級豪宅、她有一名(傳聞與秦剛所生的)男嬰,等等,這些資料可合理推測傅有極深「背景」,卻無從推測這些跟美諜有關。
大陸人自小在中共培育下當諜合理可解,但反過來指傅當上美諜則須提供所據,目前無論中國抑或國際媒體皆未透露過絲毫線索。
于非言之鑿鑿:傅當美諜而被中共查知,所以她暴露孩子的存在和身份以要脅秦剛保她。
2023年6月4日
2023年5月22日
2023年4月7日
分享:沈旭暉「前市長林鄭月娥被彭丹完敗的十大秘密」
列出十大不容易。分析準、刀鋒冷、幽默逗笑。
尾段沈旭暉提出一個彭丹謎團,恰恰也是我對已故香港名人狄娜之好奇所在,見舊帖《狄娜之奇》(2010)及留言,此帖這兩天忽然多了讀數,可能受惠於彭丹新聞。
2023年3月26日
學術研修者瞞婚出軌事件
網帖《〈給十九歲的我〉風波》提及兩起道德爭議之事:一源自電影《給十九歲的我》,寫在該帖正文;另一為某哲學研修者的瞞婚出軌事件,寫在留言欄。兩事皆涉道德操守問題,故當時記在同一帖子串裡互作對照和告誡。
現在出軌事件獨立出帖,方便以後翻檢。
涉事組織《好青年荼毒室》於2023年4月16日發表他們的看法,如下。
我和網友當時的討論原文,保留在本帖留言欄。本帖日期則回溯為2023年3月26日。
2023年2月10日
《給十九歲的我》風波
(2023-02-10)
今日係2月10日,《給十九歲的我》風波會否完結?不知道。但噚晚2月9日,又有同類事件炸出一個洞來。曾以香港音樂神童享譽的黃家正先生爆出14年前以當時17歲的他為記錄對象的紀錄片《音樂人生》(KJ: Music and Life),在訪問、製作和公映過程中,他如何被導演背叛,導致他隨後「有三年,我整個屋企家破人亡,無家可歸」。[1]
《音樂人生》當年在港、台和亞太影展共獲取了七個大獎。
如果《音樂人生》的導演的所作所為,反映出影藝圈導演們如何自戀、追求和執著於個人作品的風格特色和「偉大」,以至傷害別人在所不計,則見微知著,這種背後有「電影作者論」(Auteur theory)的藝術觀點而油生的行為現象,是普遍存在於影藝圈的。《音樂人生》的導演如是,《給十九歲的我》亦如是。沉溺於全控權力下,導演自主的「藝術」作品是他/她的一切,別的皆次要,甚或可犧牲。
近日有論者嘗試為《給》的風波調停、為導演張婉婷平反,最先者有一次執導經驗的陶傑,他在電台節目《光明頂》裡認為事件中的第一份同意書對當年唸中一的六名女角有法律約束力,這跟香港普通法法制下的合約法(law of contract)義理相悖;另有導演翁子光、演員黃秋生、(前)導演張堅庭。
2023年1月24日
粵語「唔了」是什麼意思?
今日又聊下粵語現象。
(一)什麼是「唔了」
令狐兄在前帖留言:「史、哲學術問題,三言兩語講唔了。不如隨口噏吓…」,當中的「唔了」,頗特別,我是第一次見,可能是港式中文與現代漢語的混合用法。
那段文字,「隨口」「噏」,都是香港粵語詞彙,而「唔」「吓」則更醒目,使粵語表達得更活潑佻皮。但其中的「了」(文中充當語氣詞),是現代漢語詞彙,香港人口語極少用上的。所以,全句是粵語口語書寫,唯獨「了」字額外。
那句意思,順著粵語語境,表達為:「史、哲學術問題,(如果只用)三言兩語講,唔好咯。」
香港人說「唔好咯」,又常會簡縮成「唔咯」。例如,張三建議:「今晚打邊爐再食鑊甘嘅!」李四答:「唔咯,噚晚食完仲飽到而家。」
「唔+咯」的結構,好像是一定的。「唔」發音m4,第四聲,陽平;「咯」讀音lo3,第三聲,陰去。兩種聲調都是低出。「唔咯」,是低聲地、客氣地、委婉地否定對方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