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又聊下粵語現象。
(一)什麼是「唔了」
令狐兄在前帖留言:「史、哲學術問題,三言兩語講唔了。不如隨口噏吓…」,當中的「唔了」,頗特別,我是第一次見,可能是港式中文與現代漢語的混合用法。
那段文字,「隨口」「噏」,都是香港粵語詞彙,而「唔」「吓」則更醒目,使粵語表達得更活潑佻皮。但其中的「了」(文中充當語氣詞),是現代漢語詞彙,香港人口語極少用上的。所以,全句是粵語口語書寫,唯獨「了」字額外。
那句意思,順著粵語語境,表達為:「史、哲學術問題,(如果只用)三言兩語講,唔好咯。」
香港人說「唔好咯」,又常會簡縮成「唔咯」。例如,張三建議:「今晚打邊爐再食鑊甘嘅!」李四答:「唔咯,噚晚食完仲飽到而家。」
「唔+咯」的結構,好像是一定的。「唔」發音m4,第四聲,陽平;「咯」讀音lo3,第三聲,陰去。兩種聲調都是低出。「唔咯」,是低聲地、客氣地、委婉地否定對方的建議。
目前我未聽過有「唔+非第三聲的其他句尾語氣詞」的簡縮句式,例如,「唔+囉」,此句式似乎是錯的,「囉」讀lo1,高揚音調的第一聲,陰平調,語氣變得有挑戰、反詰、質問對方的意思,不客氣的,所以沒有多少人會說「唔+第一聲的句尾語氣詞」如「唔囉」。
(二)語氣詞第一聲 vs 第三聲
但是,「唔+X+第一聲的句尾語氣詞」的句式則普遍,例如:「老友記,再借三千蚊(元)過我,掂嗎?」斷然拒絕:「又借?唔好啦(laa1,第一聲)。」
再例如:「喂喂,聽日(明天)借架車我用用得唔得?」斷然拒絕:「唔得囉(lo1,第一聲)。」
如果以上兩例回答用上第三聲「唔好喇(laa3)」、「唔得咯(lo3)」,亦可,是客氣禮貌的回應。
兩例可見,「唔好啦」、「唔得囉」的「啦、囉」,發第一聲,有埋怨、貶視、反嘲,要對方看臉色的含意,不客氣的。更重要是,發第一聲的兩句都不能簡縮成「唔啦」、「唔囉」,當中的中心語「好、得」絕對不能省略。「唔好」「唔得」是非常清晰地向對方表明,再加第一聲的語氣詞「啦、囉」明示挑戰對方。
到此得出小結論:
(1) 當「唔+中心語+第三聲語氣詞」,是一種委婉客氣的否定語。例如,「唔好咯」、「唔得咯」、「唔要咯」,或者「唔好喇」、「唔得喇」、「唔要喇」等,都可以分別縮略為「唔咯」或者「唔喇」。
(2) 當「唔+中心語+第一聲語氣詞」,同樣是否定語,但絕不能省略中心語來縮短句子,而必須說出完整句,中心語要明示,讓「唔Ⅹ」清晰表達。這種句式結構有反諷、質問、埋怨等挑戰對方的意味。
(三)縮略句的「唔」「咪」轉換
在上文的語例中,粵語「唔」字都是作否定語用法,是「不」的意思。同樣用法的,也有「咪」字。須發第五聲(mai5,陽上)。上文的縮略句例子,都可用「咪」代替「唔」,即「唔咯」「唔喇」可轉換成「咪咯」「咪喇」,但「咪」所意味的溫婉客氣的程度不及「唔」。
所以,「史、哲學術問題,三言兩語講,唔咯。」可以換成「史、哲學術問題,三言兩語講,咪咯。」
不過,須留意,「唔+中心語+語氣詞」,中心語可以是動詞、形容詞,例如「唔好咯」(中心語「好」充當形容詞),簡略成「唔咯」。而「咪」卻後搭動詞,不搭形容詞的,例如「咪搞咯」、「咪去咯」,而不能說「咪好咯」、「咪靚咯」。
(四)不!
為什麼縮略句「唔咯」「唔喇」可以轉換成「咪咯」「咪喇」,但完整句卻不能同樣替換?理由上文已表,「唔」「咪」各自的中心語所搭配的詞類並不相同,亦可說,兩者雖同有否定語的用法,但句式其實並未完全相同。
有趣是,當且僅當,兩者成為縮略語後,中心語沒有了,於是如何搭配中心語的語法問題亦消失了,其不再扯後腿,縮略句「唔咯」「咪咯」便只剩下各自最基本的否定態度,即表示「不」的意思,所以兩者便能輕易轉換了。
(五)再探「唔了」
原句「史、哲學術問題,三言兩語講唔了。」
可能表示「史、哲學術問題,三言兩語講,唔咯。」,也可能是「史、哲學術問題,三言兩語,講唔好嘅/講唔滿意咖。」,又可能是「史、哲學術問題,三言兩語講唔晒(講唔盡之意;「晒」在此並非充當語氣詞,跟句尾「了」「咯」「喇」並非同一詞類)。」
甚或,「唔了」並非「唔咯」,「唔」根本是「不」的代指,全句,其實是「史、哲學術問題,三言兩語講不了。」,語法完全正確,沒省略,整全句,乃標準的現代漢語。那麼,原文整段便是港式中文與現代漢語的混合寫法了。我也不時混合寫,有惡搞的戲劇效果。論混合,論惡搞,香港的文人雅士口語上也偶有「今次大鑊了!」的文縐縐說法,這個「了」仍是句尾語氣詞,目的多在搞氣氛,此現象似是97回歸後才偶現的,或因周遭說普通話的人多了,香港人便拿「了」字來把玩,對普通話扮親切,扮挖苦。
還至少有另一解釋,「三言兩語講唔了」的「了」,並非句尾語氣詞,而是動詞,例如「一目了然」、「了卻心事」、「了解」等,是明白、解決、結束的意思,若然,則「三言兩語講唔了」,是指三言兩語講得不足令人明白。整句仍屬粵語書寫。不過,動詞「了」一般會跟其他字組拼為合成詞如「了卻、了解、了悟」等,單字用於長句中則不常見,但單字獨立成句似乎可以,至少我們可以設想的雅問如「了?」、「了唔了?」(明唔明?),是語法上通的。
最後,當動詞義的「了」等同「明」,「三言兩語講唔了」即是「三言兩語講唔明」,那何不直接貼地的說「三言兩語講唔明」呢?「唔了」我是首次見著,超常的,我學到了一點新知識。到底此詞可以產生什麼語境效果,還待細想和觀察大家日常類似的語言現象。
於此大總結,「唔了」的語義和語法,是:
(1) 「唔了」的「了」是誤寫。對等「唔咯」(粵式)?
(2) 「唔了」的「唔」是誤寫。對等「不了」(漢式)?
(3) 「唔了」對等「唔咯」,「了」即「咯」,是粵(唔)漢(了)混合的惡搞語法(混合式)?
(4) 「唔了」仍是「唔了(唔明)」(粵式)?
今次粵語語義、語法,就聊到這裡。
新春伊始,祝貴兄萬事勝意,身體健康。
回覆刪除冇諗過貴兄未聽/見過「講唔了」。咁唔知係咪家族人的「鄉下話」呢?自小已聽親朋戚友(特別是長輩)講呢三個字。意思大概係:「講唔晒、講唔清、講唔明……」之類,按當時的事件及談話內容決定是哪種意思。記憶中佢哋係「講唔了」三字連用,唔覺有單獨用「唔了」。
祝令狐兄身壯力健,事事如意!
刪除先撇開你的親戚圈,令狐兄有否聽過其他本土香港人在電視、電台、網絡、職場、中青年社交圈等有「講唔了」的話語發音或寫法? 我猜沒有吧。
如果係咁,「講唔了」最可能是貴親戚圈長輩的鄉音所至,本字最可能是「講不了」。理由如下:我不知道貴鄉在哪,但「了」字廣東話口語是極少用的,那是普通話詞彙,所以貴鄉受普通話的影響大,連普通話的「不」字也隨用,是故那三個本字最可能就是「講不了」;鄉音將「不」讀成「唔」。
又,原句「三言兩語講唔了」,坦白說,我第一次讀完全睇唔明,那刻我嘗試將它斷句:「三言兩語講,唔了」和「三言兩語,講唔了」,以及不斷句「三言兩語講唔了」,這三個句型我在正文中都提及並分析過;所以我沒有將「唔了」只看成單獨意義的詞組(或分句)來解。
文中較多針對「唔了」做分析,係因為「講」字粵、普都用,很正常,無論它緊搭或不緊搭後面的「唔了」都可以;而「唔」搭「了」(粵+普)則於我看來很特別,所以我多將此兩字合起來書寫,凸顯語法問題而矣。
‘’「了」字廣東話口語是極少用的,那是普通話詞彙,所以貴鄉受普通話的影響大……‘’
刪除「了」字非煲冬瓜專有,古已有之。無數詩詞都有用「了」字,現節錄以下三首宋詞為例:
《清平樂》晏幾道
千花百草。送得春歸了。拾蕊人稀紅漸少,葉底杏青梅小。
《念奴嬌》蘇軾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水龍吟》辛棄疾
把吳鈎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由此可見,煲冬瓜只是沿用了古語而已。而學者考證粵語,保留古語最多。
(https://bit.ly/3XVg6Nn)
與其說粵語口語(貴兄所指的「貴鄉」亦是)用「了」字是受煲冬瓜影響,何不說那可能是保留或繼承了古語?
令狐兄,你可能將香港人的交談口語跟書寫的語體文(白話文)當成是一回事。
刪除我不肯定你我的年紀是否相近,以至中小學教育的語文體驗會否相似。我六十年代唸小一開始,語文老師即要求作句不可寫口語、俗語,而須用雅言, 絕對不能「我手寫我口」。
上到較高年級作文,這種文字體會更深,例如,「唔好食」是口語,書面語要改為「不好喫」;所有否定意思的「唔」要以「不」替換;「係」要改為「是」;「嘅」改「的」;「中意」要寫「喜歡」;「黐線/神經」要改為「發瘋」;「黐線佬」改「瘋子」;「一樣」改「一般」,句尾語氣詞「嘅、咖、咩、囉…」等一律不能寫,代用的如「呢、麼、吧、了…」之類,等等,所以我們這類受早期「填鴨教育」的學生受訓出雙語運作,即說話用大眾口語,但一落筆即自動轉波,用得體文雅的語體文書寫,當中俗雅轉換是自動的,成慣性。此刻落筆亦正是。
我相信,至今香港的語文教育仍然要求粵語口語跟語體文(書面語)必須分家,今日甚至提升至,中小學生在校的口語要用普通話交流,使語體文壓倒粵(口)語的「大一統」加速來臨。
香港的大中小學的功課、考試等一直預設我們用語體文,否則會被批為劣修辭爛語法至不及格。畢業後,大家才在網上自由書寫夾雜粵語詞彙、語法的語體文文章和留言罷了(如這篇留言)。語體文已經成了我們生活落筆的日常,難分難解。
請容我先引舊事。經上世紀五四新文化運動後,白話文成熟,成為中國多數人的書寫主流,亦稱語體文、書面語。大陸政權後稱其現代漢語,成為大陸規範漢語的用詞和語法規律的官定標準,是普通話的運用基礎,而普通話的語音則是官定華語的標準,所以現代漢語與普通話可謂等同。現代漢語、普通話、語體文、現代書面語,大概可視為同一東西,細微分別會有,但在本文的討論裡不重要,故撇開。現代漢語當然不是無中生有,而是沿習、改良自中國歷朝的主流語文,是相當程度的繼承,所以我們會讀文言文、唐詩宋詞,裡面很多詞彙保留在今日的現代漢語,保留在粵語裡,無論主習漢語抑或粵語的人都會拿來書寫,例如你提到的詩詞例子的「了」字,不是嗎?
但是,我上段提到,香港人從來不獲容許「我手寫我口」的,我們多年來被「洗腦」只要一旦落筆,便自動用語體文,而不是用口語詞彙。
香港人一樣用「了」字入文,但我們口語談話則不用的,除非特殊情況搞氣氛,如我正文所舉的例子「今次大鑊了!」。
我一直所指的粵語,是指香港人日常談話所用的詞彙、語法。例如,以下的才是「我手寫我口」的粵語:
(摘自)飲江《人皆有上帝》新詩
人皆有上帝
翳我獨無
上帝說
係你自己攞嚟嘅
人皆攞嚟嘅
係有
翳獨我攞嚟嘅
係無
這痛苦
這痛苦
沒有誰知道
這痛苦
nobody knows
but
耶穌
耶穌說
係你自己攞黎嘅
連同唔係你自己攞黎嘅
我都知道
我都願意知道
[……]
留意,詩中「人皆有」,粵口語應是「人人有」;「上帝說」應是「上帝話」;「沒有」應是「冇」;「這」應是「呢個」。倘若以上用詞真的轉換,反而不好,即有低俗爛賴之感,現在恰恰是主體粵(口)語,卻夾雜零散語體文,全詩雅俗相渾、糾纏,才顯得超常、新鮮,令人要追讀下去。
最後,回到「了」字。「了」在普通話的說、寫都可用,但在粵語,它只出現在寫,不在說,對不對?令狐兄聽過香港本土人會將「了」字掛在口邊嗎?
貴兄所羅列的情況,我有經歷過。不過,我想指出的是:
刪除(1)把粵語分成口語及書面語,正是問題所在。
‘’似乎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想法︰我們說的話,用的詞有很多根本寫不出來,這不就證明,我們的話是「俗」的嗎?這個說法犯了一個基本錯誤︰那就是,誤把「說話是要跟在文字後面的」這樣一個違反語言發展規律的觀念當作真理……‘’
‘’說話永遠走在文字的前面,所以是先有相關的說話(及其相關用詞),然後才有相關的「文字」。所以我們的錯,並不在於說一些寫不出來的話(及其相關用詞),反而錯在沒有一早寫出所有我們已經說了很多年的話(及其相關用詞)。「我手沒有完全寫我口」才是錯誤所在!‘’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p=105532 )
(2)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我們沒聽過、見過的事物,或很少人做的事情,並不等於沒有存在的可能;用粵語講「了」字亦然。
令狐兄,同意你說「把粵語分成口語及書面語,正是問題所在」。引文《我們究竟錯在哪裏?難道我們投錯胎了嗎?》跟我也甚是投契。
刪除關於口語、書面語分開,容我提出一點: 說、寫分家,可能中國自古已然。我猜,古人談話不是滿口短小精悍的文言的,而是跟現代人相似,帶著諸多瑣碎慣用語和語氣詞,寫則文言,因早期書寫物如石板、骨頭,到稍後的竹簡布帛,由刻字到磨墨,皆花錢花時,所以必須省用,故說是口語,寫則精簡文言,兩者分家。
後來紙墨普遍,成本低,碎言口語直白多寫也不覺用品浪費,自宋、元孕育,到明、清兩代流行的章回小說,行文相當口語化、白話化,可見古人或舊時人都不是以文言閒談溝通的。統言之,舊時人是說口語,寫文言,兩者一直分家。到民國,口語演化成白話文的「我手寫我口」,成為說、寫合流,往後書面文言在民間才慢慢退出舞台。
中國北方歷朝多是政治中心,民國後有大陸政權強定北方語言是官語,是標準,他們可以「我手寫我口」,使南方粵語被邊緣化,被繼續「說、寫分家」,這是政治原因,南方苦主是無可奈何的。粵語或許並不低俗,只係長期受官方低貶,使粵語的跳脫靈動的美感被抹黑為不夠莊重、端正,所以不宜入文,這是問題。
回說「了」字,無論中國東西南北人的方言多不同,但始終共讀皇朝歷代留下的書寫文字,所以我們很難判定「了」字既是古代文言已有,而古文跟粵文的關係比諸北方較深,所以「了」字也屬於粵語系統,這是不成立的。我們只能斷定,古文屬於全中國。「了」字在普通話說、寫都流行,但在粵語則只寫(基於被迫寫語體文)而不說,所以我們沒有多少證據支持它也是粵人的常態字而歸入粵語系統。暫時不能。
令狐兄說「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用粵語講『了』字亦然」,那麼,香港人可否多說「了」字來使它常態化,可以,但那豈非做媒?退一步,OK,我們且觀察,以後香港人會否將「了」字掛在口邊。
如果「了」屬粵語詞彙,「講唔了」便不是「講不了」的誤讀,而是正宗粤語。我承諾,我會留意,留意別人或說或寫「講唔了」,讓「三言兩語講唔了」不再是孤例。
我對語言無作過特別研究,這方面的認識很淺薄。所以,古語是否像粵語一樣有口語與文言之分的問題,諗都冇諗過。
刪除其實,「講唔了」是不是獨一無二的例子,也不在我關注之列。我最關注、介意及不能接受的是「以普滅粵」,而「普教中」就是第一步。
非常認同黃樹堅老師所講:
「早在2009年,我已經提出反對(普教中)。當時我已預料到,沒什麼人會覺得我說的話是對的,更有人對我說:『(廣東話)點會滅亡呀?』不過,近幾年,有部分文化界人士在報刊發表文章,表示擔心粵語會滅亡,這既是好事,也是壞事。好事,是大家警覺性強了,希望挽救粵語;壞事,就是我的看法沒有錯,即粵語有滅亡的危險,我是寧願自己看錯的。」
「很多時候,我們做什麼事,是視乎我們需要的。然而,有些原則,我們是否應該超越純粹的『需要』去堅持?……既然粵語(保留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有價值的,我們就應該保護,而不是環境如何變,潮流如何變,我們就純粹去適應就好,這不是有志氣的做法,有志氣的語言群體應該怎樣?應該說:我要用我的語言,來命名整個宇宙的一草一木;我要用我的語言,去解讀整個宇宙的任何事情;我要用我的語言,去演繹這個宇宙。每一個有志氣的語言群體,都應該這樣做。」
(https://bit.ly/3DjvWsu )
《保衛粵語‧保衛方言──不容普通話獨攬中國語言文化的解讀權、演繹權與發展權》---雖未拜讀黃老師這本著作,單看書名已覺激勵人心。所有珍惜、愛護粵語的人們,共勉。
黃老師嘅「要用自己的語言 解讀整個宇宙」,說法可能有問題。佢冇解釋「解讀」具體係指乜野操作,以至冇說出重點。那句只能表示黃老師嘅passion。
刪除我詳說一下:我思考嘅時候所用嘅心語係母語,即粵語。我五官對現實世界所有對象經接收剌激而觸起嘅內心思緒同心象,我係必然自動咁以粵語文化下嘅詞彙、語法、語音來將佢地納入某種理性秩序下,建構成概念,然後我至理解到佢地係乜。呢種操作發生喺瞬間,喺內心,就完成,換句話,我確係用粵語來(音嚟)解讀整個宇宙,呢樣野係唔使(音駛)講嘅,understood嘅,應該所有母語係粵語嘅人都一樣。同理,英語人用母語(英語)文化下嘅詞彙、語音、語法所生成嘅概念來理解世界。係一定嘅。自動發生喺內心,無從逃避。
所以,黃老師話「我要用我的語言,去解讀整個宇宙的任何事情;我要用我的語言,去演繹這個宇宙」,係冗語。要令到呢句話有意思,重點唔係「解讀」(發生喺內心),而係傳達!
我地粵語人,係用粵語思考,但用文字書寫向別人表達出來嗰刻,往往要先搵有對應概念嘅白話文詞彙,然後至能夠完成傳達,咁母語非粵語嘅讀者至知我地講乜,過程煩瑣,不過好在我地從少受「粵、漢對應」訓練,所以大致冇問題;不過白話文較弱嘅粵語人,就往往寫到一舊舊,文意唔清晰,詞彙未夠豐富多采,睇到人好悶。
所以呢,「傳達」至係關鍵,唔係「解讀」。「傳達」先至逼顯出粵、漢對應嘅根本隔閡,問題之所在。
P.S. 以上雖然有我嘅異見,但完全冇影響我受黃老師吸引。黃老師加油!
嗰個只係專訪講嘅嘢,我諗要讀咗佢嘅著作才會較深入理解佢提出嘅主張。
刪除不過,唔知呢個黃老師講嘅又解唔解答到「解讀」嘅問題呢?哈哈……
https://bit.ly/3wEef3n
我覺得嗰三句「我要用我的語言……」應該係同佢提出的「保衛粵語‧保衛方言──不容普通話獨攬中國語言文化的解讀權、演繹權與發展權」有關。
刪除呢位黃國珍老師不是保衛、推廣粵語的那位黃氏老師了。佢呢篇談「解讀」係我地一般所指的解讀,以前多稱「詮釋」(interpretation),甚或借上邏輯術語的「演繹」。後來解構主義(deconstructionism)流行,提出對文本一種新的、顛覆性的理解方法, 就係解構(deconstruct),意即破解、摒棄以前沿用傳統、主流的結構主義方法,並否定那些甚麼本質、中心、統一、不變等觀念,重新挖掘被忽略的細節,令文本有全新的解釋。此法發前人所未發,令人眼界大開。
刪除所以中文「解讀」的意思係有歧異的,有時指舊義「詮釋」(一般正路),有時暗指「解構」式的理解進路(破舊的顛覆)。
我地平常用「解讀」一詞,係針對對文本如何理解,那些什麼「粵漢對應」的傳達(convey)議題都是題外話,所以對傳達係take it for granted或者hold it constant、treat it as other things being equal、ceteris paribus。
黃氏用「解讀」一詞太寬泛。黃氏一直關注保粵,所以背景脈絡係語言問題,係粵漢差異問題,係喺linguistic level所發的,所以重點不在文本的理解,或者何謂理解的哲學問題,而在理解後如何原汁原味地對外傳達,用粵語對外傳心,所以關鍵係傳達,咁至係回到語言學的恰當位置去。簡言之,佢喺呢篇訪問裡嘅用詞唔係咁好,有distraction。但我好有信心,佢嘅文章同著作喺粵語研究方面對我地讀者一定好有幫助。黃氏加油!
(呢篇粵漢英混合寫。)
喺我嚟講,唔諗咁複雜嘅學術問題喇,總之就係要保衛粵語啦。
刪除明白。
刪除但係我地用粵入文,好難迴避如何將母語粵文表現(express)到位至令讀者接受的問題:
(一)純粵文體
通篇純粵口語 (自然係包埋粵語語法)。
(二)粵語風格,重點係風格
(a) 語體文語法為綱,漢詞+粵詞?
(b) 三及第、四及第(包英語)文章?任何混合式。
點寫,即係如何表現,正正係傳達的問題。
保粵,共勉。
我會用「自然、隨心、順手」呢三個原則寫。
刪除很好。那算屬於心法層面。
刪除但當實行,大家始終要面對技術問題,要選擇(!)點樣行文,令讀者為文章喝采,然後大家亦參與粵文寫作,唔再貶視粵語低俗,所寫文章亦可以係粵語的文學, 出得廳堂,這才算保粵做到了一點成績。
目前不少有心人已經為粵語整理出唔少本字,但用起來古怪,兼且生澀字多。
例如「毋得閒」點解?原來指「唔得閒」;有說「唔」是「無」的變音,字義作否定解,不也,所以「唔」的本字係「無」,也可寫「毋」,故「唔得閒」=「毋得閒」,咁以後仲用毋用本字「毋」代「唔」?呢個例子算易。以下例子看得懂冇:「佢都侲侲地忌」、「㩄澌我尐心機」、「尐字寫到竵竵斜斜」。哈哈,睇得明都覺得字深難寫。
所以,我暫且認為,保粵而盡力寫粵語本字呢條路唔討好、唔吸引,而應該落在文體,就係我上篇留言提及嘅,尤其「粵語風格」類先行。「粵語的文學」至係出路。
除了散文,用粵語創作新詩(如《人皆有上帝》)。用粵語兼語氣詞入格律詩。樣樣都試。又好玩。哈。
經緯線《講乜話?》2018
回覆刪除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_EB5pszvCM
諗起李克勤以前有隻爛歌叫“唔准咁”,我諗佢應該一世都唔敢再翻唱呢首歌。😅
回覆刪除https://youtu.be/_p-SdkxSNVU
哈哈,再唱可能當影射,要踎監。
刪除煲冬瓜大晒,令我諗起《最後一課》。
回覆刪除https://bit.ly/3HiZtUr
係,好有共鳴。《最後一課》係我小五或者小六嘅中文科讀本其中一章。諗都冇諗過同樣事正在發生喺今日香港。
刪除影片〈講乜話?〉提到,有論者慨嘆當幾可肯定粵語沒落,咁最好嘅準備就係學好英語, 一語傍身世界通行,呢句話點醒我諗起,年前《鏗鏘集》嘅〈袁氏這一家〉,日防夜防家嫂難防的家嫂容海恩,就係教導自己兩個女以英語為母語的,大家都奇怪點解唔係普通話,可見佢呢種局內人,盤算在中共管治下粵語遲早瓜得,未來中共國亦不真能成為強國,所以普通話亦冇前途;隨時走路隨時講英語至係王道。佢呢種人真係假愛國得冇恥,老早做好準備。
使乜講其他人吖,白羽個女都去咗畀美帝洗腦唔回国啦。仲有呀,佢啲兄弟姊妹一早就走晒佬㗎喇。頂爺都係咁,何況其他嘍囉呢。
刪除就係囉。
刪除而總加速師、其他管治夥伴、眾多大V五毛各自嘅家庭成員或親戚,喺外國唸書,擁有外國護照同豪宅物業, 中外網媒同社交平台早有不少揭露,但暫時冇爆過呢班貴人二、三代連出生地的母語(普通話)都晨早放棄埋而由講英語的保母湊大,所以呀,愛國愛黨的容家嫂真係比無數人看得更遠,其實對祖國更冇信心,也就更虛偽、賤格。
一個講嘢成日開口𥄫著脷嘅白痴,應該係外家的扯線公仔,嗰啲深謀遠慮嘅盤算似係容(家)人自曉居多。
刪除夫家黃蓋老謀深算,為了各自及/或共同需要,同意兩家搞套「周瑜打黃蓋」畀各有關方面睇,呢種詭異唔好話冇可能。或者我多疑,我有咁嘅睇法。
形容家嫂係扯線公仔,受外家擺佈,有presuppose佢本來係個正直淑女,只係被騙或被迫做壞事,咁係咪便宜咗佢?其實好可能係,佢品性壞過凱婷、賤格過父母呢。哈哈。
刪除夫家嘅事我曾評論過,冇新補充。你嘅觀點,我會留意。
P.S 「𥄫著脷」本字應係「夾著脷」,「夾」有好多變音,但字義冇變,而本字易寫過借音字。
一個壞事做盡嘅傀儡政府值唔值得同情、原諒吖?同理,做咗衰嘢嘅扯線公仔係咪情有可原或無辜呢?他人點諗我唔知,我絕對唔會咁諗。我只會認為佢哋抵死有餘,人哋扯線你就要照住做咩?你係生勾勾嘅人唔係死物木偶喎。
刪除所以,諗唔明點解話佢係扯線公仔,會得出「有presuppose佢本來係個正直淑女……」?喺我嚟講呢個邏輯唔成立。
另:「𥄫」字,係我當時諗唔到正字點寫,用來頂檔,但冇諗過用「夾」字。查過,好似「𪘁」是正字。
誤會喇。我意思係,不應排除生勾勾嘅容家嫂做壞事係自主自發,唔使外家扯線、指使、教路。可能佢蛇蠍心腸仲狠辣過父母,後生可畏也。
刪除Presupposition指, 一句話語嘅意思,隱含咗某種背景資料嘅預先假定並且當此假定為真。例如,「張三冇再酒後駕駛喇」,便預設(presuppose)張三曾有至少一次酒後駕駛的行為,否則嗰句話便屬胡扯。
同理,評容海恩極可能係扯線公仔,預設咗佢先係無知而既不懂也不會幹某些勾當,所以受指使才幹起壞事。而我前帖係指,唔需要話佢係扯線公仔,佢完全可以聰明而兇狠,主動做壞事,並非被動受扯線。
咦,一向都寫「開口夾著脷」,google一下就見;原來又可以寫「𪘁著脷」。「𪘁」是僻字,在中大的《粵語審音配詞字庫》同台灣的《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定本》都冇收錄。
喺一個私人架設網站搵到「𪘁」。
原文:「齩也。『開口𪘁着脷』即一開口便提到利益此字。本音合,食也,見詹菊人《廣州語本字》」。
https://bit.ly/3RoS76F
從上文看,「脷」假借「利」,「開口𪘁着脷」=開口言利;此義跟我地平常指「一開口便講錯話」可謂完全唔同。又,網頁稱「本音合」,但另所提供的羅馬拼音卻是「kap6」(音及)。
我就係認為嗰啲「預設」唔係必然成立嘅,純屬因人而異的觀點與角度問題。所以,我上段留言一開頭即指出「他人點諗我唔知」,而成段嘢所講的就是我認為嗰個「預設」唔成立的理由。不過,可能大家諗嘢的方向唔同,尊重各持己見好了。
刪除另:「𪘁」,《康熙字典》有詳細解釋。
https://bit.ly/3DAVpOt
明白。
刪除就presupposition(譯預設、前設)嘅概念,容我再解釋一下。此預設,係從語句內容,邏輯地,自動逆向推導背景含意而得,唔係大家主觀咁強加上去嘅。 如果否定預設,會使原話自我推翻。所以語句意義跟逆推的預設總是一致合拍,不能拆夥。
例如,甲問乙:「你仲有冇打女人?」,語義上便presuppose乙過往有打女人行為,如果乙察覺甲在整蠱,乙唔係答「冇」,而應該澄清:「咪亂講,乜野仲有冇,我從來都冇打過女人!」
另外,〈袁氏這一家〉提到,容海恩稱袁弓夷攻擊她外家「說我家人是共產黨」,所以她要反擊,她所說的大家笑到翻天,因為整段原話自動presuppose「共產黨不是好東西」,袁將她父母牽連上共產黨就是抹黑、醜化她父母,所以她要反擊。此女子又說漏了嘴,她暗裡對中共根本不看好。
又,謝謝《康熙字典》嘅截圖。
我都作啲補充。我諗嘅係事實唔係語法,而且我覺得「預設語法」對類似事例並不適用。
刪除試想一個壞事做盡的傀儡政府,係咪因為佢係幕後受人操控,就「預設咗佢先係無知而既不懂也不會幹某些勾當,所以受指使才幹起壞事」?唔理乜嘢語法都好,無論如何我絕不能認同呢個「預設」可以成立;因為班掌權者(高官)「係生勾勾嘅人唔係死物木偶」,並且通常大部份人都受過高等教育(容某都係),話無知不如話無良。唔理係咪傀儡/扯線公仔,無良就會作惡。
收到。我冇補充了。
刪除(Presupposition跟語法(文法)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