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岸然昨日(2013/08/20)在信報有篇文章,《特首下台的應然與實然》(http://goo.gl/JdOQXo),將英哲David Hume的一些思想另作別解了。
留意王岸然的英漢翻譯句子,意思完全相反了。
試從淺說。
實然(is)語句,指對客觀世界的事實陳述,故涉真或假,例如「香港人口有七百多萬」(真)。
應然(ought)語句,宣稱某種狀況應該怎樣,例如「香港人應該多生孩子」,這是道德判斷,無所謂真假,但可涉及善惡好壞對錯的價值。
以下將問題重點以(演繹)邏輯形式來簡化解釋:
經一些論據/理由(前提),去推理出某個結論,這個內在的心智活動稱為推理(reasoning),表述完整則稱為推論(inference)。
前提 → (經過推理) → 結論
以事實陳述作前提,只能推出以事實陳述為結論。
實然 → 實然 (有效)
而有道德含意的前提,亦能推出有相關道德含意的結論。
應然 → 應然 (有效)
但以無道德含意的事實陳述作前提,卻推出了有道德含意的結論,這是無中生有,結論超出了前提所能涵蘊的信息,這種推論無效。
實然 → 應然 (無效)
簡言之,實然到應然,我們僅僅從對事物/世界的觀察、客觀描述(理解),到要求世界應該怎樣運作,兩者存在著邏輯鴻溝,前者難以導出後者。我們的所有道德判斷,當中對某些價值的執取,可有是事物所本有且必然成立的理性依據?(言下之意,沒有。依據都來自經驗層的感性/激情,順此,價值是我們強加在事物上的。)這就是Hume提出的詰難,今人對此探討仍然未休,我們稱之為“is-ought problem”。
所以,“can an ought be derived from an is?”,譯成中文,是「應然(ought)能否從實然(is)中推衍出?」,如果改成主動語態,可以是「實然能否推出應然?」,但絕不是王岸然的「在應然之中能否生出實然?」。
王將Hume的「實然」「應然」的邏輯推導關係前後倒置,變成“ought-is problem”,再將「應然---實然」當成是一套價值理想如何在現實中產生實效(成真)來理解,將「應該推翻某政權」這取向(夢想)可如何最終實現成「某政權倒台」為真(事實)來論述。
“Ought-is problem”是王自己的理論,他自己成為「哲學家」。但那不是Hume的。
「十八世紀的經驗論大哲學家大衛.休謨(David Hume)提出有名的倫理學命題: 『我們能否在應然之中生出實然?』(can an ought be derived from an is ?)放入今天香港社會吵得最熱門的話題,就是當人人都說梁振英應該下台,他就會下台?休謨的答案是:他不相信應然命題有客觀真值在內,實然不會經應然命題而出現,兩者全無關係。」
留意王岸然的英漢翻譯句子,意思完全相反了。
試從淺說。
實然(is)語句,指對客觀世界的事實陳述,故涉真或假,例如「香港人口有七百多萬」(真)。
應然(ought)語句,宣稱某種狀況應該怎樣,例如「香港人應該多生孩子」,這是道德判斷,無所謂真假,但可涉及善惡好壞對錯的價值。
以下將問題重點以(演繹)邏輯形式來簡化解釋:
經一些論據/理由(前提),去推理出某個結論,這個內在的心智活動稱為推理(reasoning),表述完整則稱為推論(inference)。
前提 → (經過推理) → 結論
以事實陳述作前提,只能推出以事實陳述為結論。
實然 → 實然 (有效)
而有道德含意的前提,亦能推出有相關道德含意的結論。
應然 → 應然 (有效)
但以無道德含意的事實陳述作前提,卻推出了有道德含意的結論,這是無中生有,結論超出了前提所能涵蘊的信息,這種推論無效。
實然 → 應然 (無效)
簡言之,實然到應然,我們僅僅從對事物/世界的觀察、客觀描述(理解),到要求世界應該怎樣運作,兩者存在著邏輯鴻溝,前者難以導出後者。我們的所有道德判斷,當中對某些價值的執取,可有是事物所本有且必然成立的理性依據?(言下之意,沒有。依據都來自經驗層的感性/激情,順此,價值是我們強加在事物上的。)這就是Hume提出的詰難,今人對此探討仍然未休,我們稱之為“is-ought problem”。
所以,“can an ought be derived from an is?”,譯成中文,是「應然(ought)能否從實然(is)中推衍出?」,如果改成主動語態,可以是「實然能否推出應然?」,但絕不是王岸然的「在應然之中能否生出實然?」。
王將Hume的「實然」「應然」的邏輯推導關係前後倒置,變成“ought-is problem”,再將「應然---實然」當成是一套價值理想如何在現實中產生實效(成真)來理解,將「應該推翻某政權」這取向(夢想)可如何最終實現成「某政權倒台」為真(事實)來論述。
“Ought-is problem”是王自己的理論,他自己成為「哲學家」。但那不是Hume的。
貴兄:
回覆刪除好精彩 !
菊主慢慢消化了一會,
聯想到這四字: 本末倒置
[版主回覆08/22/2013 20:19:26]菊主一矢中的。
從前信報的專欄真的很吸引,現在不太吸引了...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08/26/2013 20:55:42]王岸然赴英唸法律,據他在網誌和FB資料,碩士又唸哲學,所以他錯譯那句普通到極的被動語態英文,兼錯讀Hume的思想,令我費解。
.
信報的編輯,又沒理會譯句有大謬而向王求證,難脫尸位素餐之嫌。
.
信報每況愈下,不看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