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0日

唐梁戰(二):殺出程咬金

(一)
生果報繼續兩面手。云云報章中挺唐的生果報的動新聞,對唐的醜化最為惡劣,此為順應民意、博取民心;另方面生果(2012/02/18)又稱:

「據知,泛民、建制派以至部份左派人士眼見唐英年的『下場』,對梁振英支持者對付異己的手段深感恐懼,有人向中央陳情反對梁做下屆特首,游說曾鈺成披甲上陣,『中央就算放棄唐英年,都唔好揀梁振英』…『成件事邊個係得益者好明顯,話唔關佢事好難令人相信』…除了唐營及建制派,有泛民核心人士透露,昨日收到不少公務員、商界人士電話,他們擔心梁一旦當選特首,『隨時用相同手法對付唔聽話嘅人,唔好忘記佢當日支持過臨時立法會、 23條立法,又鬧陳方安生同李柱銘』,指泛民『無論如何要阻止CY(梁振英)當選』」。

其實倘梁營放蕉皮,卻是唐阿斗自己將它弄出核爆效果,將自己的無能砌辭為對手太毒,恰恰又是唐營不斷諉過於人、不願承擔責任的再證。

(二)
疑似挺唐不遂的浸大民調,風波發生後,曾蔭權政府決定挺唐挺出面,以「西九門」貶梁,可蕉皮仍是蕉皮,未見巨大威力,曾蔭權政府卻惹得傳媒與民眾共憤。是否有巿民因此抱打不平,「地庫門」由此發生,這是個謎。(有說政府稍後會再添食公報更多「西九門」資料。)

吳志森《政府中立蕩然無存
蔡子強《沉淪

(三)
今屆選舉,建制派出兩人,背後的解釋至少有四套:

1. 公平競爭論:中央容許相當程度的競爭,勝者摘冠,準備2017特首真普選。

2. 假戲論:中央導演的假競爭,讓配角梁做場戲襯托主角唐,消減香港在中共治下無民主的噪音。

3. 板塊論(練乙錚):中央分裂成兩大敵對陣營,香港失控,香港建制派分裂。

《失控的格鬥,真做的假戲?》(https://goo.gl/S1wnW)
(續)《唐梁爭霸搞合縱連橫》(https://goo.gl/BOHdd)

4. 收權論(小弟的):中央仍然一統,並且向本土「惡慣」的一線財閥收權,讓往後中央更能調控香港的政治和經濟格局。

本來假戲論最多人相信,但梁表現太出色,儼然有主角之能,遂有板塊論出場,成為目前最流行的解釋。但此論有缺點:中央內兩大敵對陣營的人脈如何對應香港陣營而各自遙控?現在更顯見,自詡獲欽點的唐營不甘可能敗陣,誓死向中央投訴拒梁,如果中央確已分裂、唐營向哪方投訴?向己方投訴沒用,向敵方投訴則更可笑。

(四)
無論是練的「板塊論」還是小弟的「收權論」,總之,繼「88樓」後又屈機「馬路地下變平台、一樓變五樓」的本土一線財霸,其參選人輸了,既得利益一定受損,其在香港的支配權力一定被削,哪可輸打贏要,擺明不接受對手?惡晒乎?

1,200選票中,過半數,即601票就贏。

如果曾鈺成受唐營蠱惑真肯出選,唐該棄選,那唐營315鐵票(今日2012/02/20媒體報導,唐有提名票379,但未必就是鐵票),加民建聯147票,工聯60票,穩得522票,再加泛民的何營會期待曾君承諾當特首後會讓泛民中人加入政府的行政體制而因此會在第二輪選舉中轉投曾,曾幾乎必勝。

問題在,曾鈺成自以為唐梁陣營皆可接受他,實際上他成了程咬金、欄路虎,梁營必懷恨。又中央容許這種突然佈局阻止梁勝出,即表明其讓梁參選並非真誠,出爾反爾,干預終局,那先前刻苦裝成的所謂無欽點、無干預、公平競爭,一戳即破,徒費民主色彩的門面工夫。

梁敗曾勝,即是唐營勝。

所以,曾鈺成不應參選,中央亦應暗地將他勸退。由唐營自行決定硬上還是棄選,硬上幾近必輸,棄選比較有利。剩下兩個參選人梁、何,唐營315鐵票,一線財霸的人脈廣、利益輸送的網絡大,湊多八九十票超400應不難,然後投白票。

1,200票中,白票至少400多、何營200多,梁營只得餘下500多,選舉不果,42日後重賽,提名重新開始。唐營找個「乾淨」一點的人選,並在42日內深挖梁的黑材料。

唐硬選,除非第一輪投票梁已超601票,否則第二輪唐營可用白票玩改日重賽。

第二次重賽輸贏,與人無尤。

這樣子曾鈺成既無得罪兩邊,中央繼續裝中立,又可表示是次選舉符合民情民主。

又,假使第二次比賽前梁中箭身亡,梁營可否運用相同的白票策略?大概不成:一來似再無自己陣營的人選;二來其鐵票約200,頗難再找200多票跟他玩白票。

(五)
下次送大蕉皮,須在提名期完結後,排除了中途殺出程咬金,特首選舉日之前,那大半個月期間,才好送出。

另外,作為巿民,建制派內鬥,一線霸權可能被削,經濟壟斷格局或有改變,這日子真的待得太久了。


上一篇:唐梁戰一:收權論
下一篇:唐梁戰三:自作多情

2 則留言:

  1. 大人看得很深入喎,連第二輪也想到!
    [版主回覆02/21/2012 21:29:57]不敢不敢,只係第二輪投票程序如此:倘三個候選人,第一輪投票無人取得或超601票,則最少票者出局,餘下兩人同日即進入第二輪投票,倘仍無人取得或超601票,則是次整個選舉被推倒。理論上倘有四五名候選人,就可能會有第三輪、第四輪的投票。
    .
    如果是次選舉被推倒,提名會重新開始,可以全是新的參選人,42日後作第二次重選。
    .
    理論上,如果各候選人集團爭持不下,每次重選都無人能得至少601票,則七月一日舊特首離任,無人繼位,整個香港政府便群龍無首,變成憲政危機、大笑話。
    .
    但如果有全民普選,則極可能是最多票者勝,就不會出現以上問題。

    回覆刪除
  2. 蔡子強《有關特首選舉門檻的謬誤》(2012/04/19)( http://goo.gl/bpJgw),寫錯了香港特首選舉是兩輪投票制。
    .
    蔡說:「第二,是否不收緊門檻,普選特首時就會出現第二、第三,又或者更多輪的投票,費時失事,勞民傷財呢?如果採用『絕對多數決制』,第一輪沒有候選人所獲選票超過一半,那麼制度上的安排可以有兩種,一是兩輪投票制,另一是多輪投票制。……那麼香港現時採用的,又是兩者之中哪一種的選舉制度呢?答案很多人也都知道,就是前者——把候選人淘汰剩兩名。」
    .
    無錯特首選最後一輪只得兩名淘汰剩的候選人,但不是第一輪就選最多票數的兩位進入第二輪投票,而是每輪淘汰最少票的一位,因此會出現多輪投票。
    .
    政府的新聞公報好清楚。《選管會向行政長官選舉候選人簡介選舉指引及安排》(http://goo.gl/HO0uo):「行政長官選舉於三月二十五日進行投票,主投票站及中央點票站將設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首輪投票將於早上九時至十一時進行,如有需要進行多於一輪投票,第二輪投票及第三輪投票將分別於當日下午二時至三時及下午七時至八時進行。」
    .
    蔡算是香港政論專家,這個硬傷太大。(但我贊成 兩輪制 比 多輪制 好。)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