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一篇文章《遣詞造句——歐化語法(二)》,發現一句港式粵語的語法特點。
我據作者胡君幾篇文章內容來推想,她是一位中學中文老師。胡老師善意提醒同學考DSE中文卷時要避免中文歐化,她舉了一個例子:
媽媽:「浩文,你先吃早餐,我正在忙。」
浩文:「知道,我已經吃着麵包。」
這是上次朋友及他的兒子去旅行時的真實對話,我差點兒昏過去。大家知道我為甚麼會有此反應嗎?
浩文的答話受英語的時態影響,令人難以理解。由於漢語動詞沒有時態的變化,並非如英語般用詞形變化來表示動作的發生時間,漢語習慣把時態包含在上下文中,通過時間狀語和一些「時態詞」(如原來、曾經、了、過、將、正在、已經、着、開)浩文犯的問題很常見,因為英語會用“~ing”來表示動作正在進行,現代漢語亦受到影響,喜歡在動詞後加「着」以表示動作進行中。「我已經吃着麵包。」中的「已經」表示動作發生在過去的時間,又怎會同時「吃着」呢?
以上,胡老師解說得好像對,「已經」和「著(着)」,一表過去一表此刻,詞意所指的時間似是矛盾而不能共存,如果此解合理,套到英語,表時貌的「現在完成進行式」(present prefect continuous tense)就犯上了邏輯錯誤了。
那當然不是錯誤。「現在完成進行式」,是指一個行動或一件事在較早前開始,過程至今並未停止或完成,行動當下仍然持續。浩文的語句,正是「現在完成進行式」的例子,翻成英文是:I have been eating...,意思是:我早開始吃,此刻還在吃,未完。
胡老師的原文「我已經吃着麵包」,用字文雅,我無從判斷那兩母子是用普通話還是廣東話交談,轉成香港人口語,那句會是「我已經食緊麵包」,以「食」代「吃」,以「緊」代「著」。如果浩文覺得媽媽囉嗦---我一早做緊,使你講!---他甚或這樣回應:「我咪已經食緊麵包囉。」,很自然。
浩文說出「現在完成進行式」的話句,那不正是歐化中文的證據嗎?不,首先,從語境看,浩文似是初小學生,母語中文,小學英文課程不會要求老師細析present prefect continuous tense的句式,浩文不大可能用熟練英語思考,並即時譯出對等中文。
其次,人思考、說話,會自動用當下所想及的詞彙盡力表達,當涉及動作時間流,浩文吐出「已經+動詞+著」的語式,要麼採自他經常聽見大家談話時所用的慣常語法(是語法,非涉潮詞),要麼他有組創不同詞彙以表現動作時貌的能力,而這種句式恰巧英文亦有,故可見,「早開始X,此刻還在X,未完」的過程/動作概念,實中英皆有,普遍存在於人類的思維模式和本能裡,絕非鬼佬英文句法所獨享,只是不同文化的族群歷年「標準化/大一統」自己民族的語文規律,令某些語法習慣被刻意排除並視為異端而已。
其三,浩文那句是口語,用書寫文的規範來審查口語,或許矯枉過正。(官云普通話是說、寫一致的語言。)口語活潑反斗,正是來自隨想隨舞的趣味。誰會先在心裡為標準句法打稿然後才講出來的?
老實說,經胡老師一審,我才發覺「已經X緊」(已經X著)的粵語句式可對等於英語的現在完成進行式,絕非抄襲,既普遍又正常,可寫可說不失禮。若然因為語法與英文相似而自縮、劃界,中文不能這樣說那樣寫,那才是漢語界的損失,限制了思想。
將「我已經食緊麵包」轉為所謂正宗中文而不丟失時狀文意,恐怕難避句子加長;胡老師認為「已經」和「著」兩詞概念矛盾不兩立,估計她會將文句縮減成「我已經吃了麵包」,或者「我正在吃麵包」,兩者取一就算。
最後,以下對話是否不時聽見?
張三:喂,件事點呀?
李四:已經搞緊。
「已經搞緊」,清脆利落。
操普通話的人是否絕不這樣說話呢?「那件事怎麼了?」「已經辦著。」
「已經辦著」不成?改為「已經在辦」、「已經處理中」又如何?
在普通話霸權下的標準漢語語法,「已經」,跟「在(正在)」、「動詞+中」是一定互相排斥的嗎?若果浩文說「我已經(在)吃麵包中」,大家會否笑死?你喜歡港式中文還是標準中文呢?
有趣文章:
魯迅有筆名康伯度,與文公直 筆戰論歐化中文。文公直對歐化中文甚反感。
魯迅《玩笑只當牠玩笑(上)》
魯迅《玩笑只當牠玩笑(下)》
論文:
何福仁《寫和讀的兩個問題》(PDF)
「幾年前的一個夏天,在報章上看到一位語文講師,指責中國語文教本上的語體範文,罪狀是過份歐化,例子是「放著」、「蹲著」,認為這是英文現在進行式的語法,中文不會這樣用的,云云。當時,也許小城無事,這種胡說八道居然可以招待記者,又有記者接受招待,並且認真地為之公布、表列出來。其實我們翻翻《紅樓夢》之類,譬如說第五回吧,不是通篇「掛著」、「寫著」、「懸著」嗎?……」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