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時事:逃犯條例」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時事:逃犯條例」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21年8月27日

7.21 尋源 (更新:近235白衣人涉施襲、持武器未被控)

立場新聞(2021-08-27):
7.21襲擊近200白衣人未歸案 多人涉施襲未被控...

「警方調查元朗 7.21 襲擊兩年,至今拘捕 50 名白衣人,但從未交代所掌握的白衣人疑犯總數。《立場》翻查事發影片,早前揭發至少 246 名白衣人當晚涉施襲、持武器,或指罵市民;扣減已被捕的人數後,仍有至少近 200 白衣人未歸案。

記者憑容貌、衣著等特徵分析,另找到 3 個新發現,包括涉指罵白衣人被控暴動,但多名涉施襲、持武器的白衣人卻未受檢控;立法會議員何君堯與多名白衣人握手交談,其中 6 人曾施襲、持武器;至少 7 名南邊圍聚集的白衣人涉襲擊,警方當晚未抄身份證資料或拘捕。......」


《721 影像分析 揭多名白衣人涉施襲未被控
警當晚未拘南邊圍疑犯》

2020年7月20日

7‧21誰主真相、明報:認人未獲人身保護

留記。

先報今日(2020-07-20)RTHK新聞。

鏗鏘集:《7.21誰主真相》(2020-07-13)


明報 (2020-07-20):
4曾報案傷者投訴與疑犯同處一室、7‧21認人:警疑犯面前讀全名

【明報專訊】明日為元朗7.21事件一周年。一年來,傷者鍥而不捨追究事件,有人投訴獲警方安排認人但未獲保護身分;有傷者在車上由便衣警筆錄口供;有議員聯同市民向警務處長民事索償,冀循法律途徑解決。逾百人參與的施襲案件,警方現時共拘捕37人,當中7人被控參與暴動及串謀傷人,警方指「時機成熟」後,會有進一步拘捕行動。

2019年10月21日

8.11爆眼少女事件的可能發展 (2019-10-21 更新)

(2019-09-18 / 01:00)
講幾句8.11爆眼少女事件。涉此事的訴訟正進入司法程序,本文並非談論訴訟內容。談論只在推想可能後果。

一、先說背景。涉暴動罪法例,見《公安條例》第18、19條。「凡有3人或多於3人集結在一起,作出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即屬非法集結,當「被定為非法集結的人破壞社會安寧,該集結即屬暴動……」。最高刑罰可判監十年。

2019年10月16日

「逃犯條例」雜錦篇(2019-10-16更新)

又到林鄭每月傷心時間。

明報最新民調(2019-10-16公布)
10月中進行,訪問751名15歲或以上市民。設10分滿分。

對警方的信任度
完全不信任51.5%受訪者給予0分捧蛋!
完全信任: 9.3%受訪者給予10分
平均分:對警方的信任度只獲2.6分

重組警隊
68.8%市民支持大規模重組警隊
22%不支持

「私了」事件
18.2%受訪者認同示威者可以武力還擊對方
52.6%認為示威者可以自衛,但只限於制服對方
25.8%認為示威者不應動武,應交由警方處理。

林鄭辭職
73.3%受訪者認為特首林鄭月娥應該引咎辭職
17.4%覺得不應該

閱讀:明報全文

2019年9月17日

(轉載)沈旭暉:It's NOT the economy, stupid

沈旭暉:《It's NOT the economy, stupid:特區對話平台vs.後黃背心法國》
(明報 2019年9月16日)

【明報文章】香港特區政府表示,要仿效法國總統馬克龍處理「黃背心運動」的方法,搞「對話平台」、「落區對話」;同時繼續東施效顰港英對六七暴動的危機管理,一手軟、一手硬,一方面靠警察武力「止暴制亂」,另一方面派福利、轉移視線到「地產霸權」,以為這樣就可以「讓一切回復平靜」。21世紀還有這樣的研判、如此理解比較政治學,實在無奈。20多年前,當時還是年輕才俊的克林頓爆冷擊敗老布殊當選總統,靠的是一句口號:「It's the economy, stupid」。反之,一個錯誤的斷症,同樣會一錯到底。當然,即使是馬克龍的危機管理,也是以消散民氣多於真誠解決問題為目的。昨天《明報》星期日副刊刊出法國博士生楊健偉撰寫的長文,就說明一切,很值得一讀。但即使是法國,黃背心也死灰復燃,何况完全不同的香港?

2019年9月9日

羅范椒芬妒忌乎

轉截明報一篇,論者回駁得機智惹笑,留個底。

(一)
中共港共治港,其中謊言一招,向來聲稱異見者收錢反共,愛共的大話網民不外乎說,資料來自他們朋友的朋友,博你無從查證;除了收錢,另一招是聲稱異見者亂搞性關係。今次,出招的是羅范,又是一貫「朋友的朋友」鄙俗套路,可恥可笑。

2019年9月5日

(轉載)沈旭暉:當「一國兩制2.0」已究極進化為「一國兩制3.0」

沈旭暉:《當「一國兩制2.0」已究極進化為「一國兩制3.0」  「動議撤回」,又如何?》(明報    2019年9月5日)

【明報文章】經過3個月的群眾運動,特區政府終於由「暫緩」變成「壽終正寢」變成「動議撤回」《逃犯條例》修訂,算是回應了民間「五大訴求」的第一訴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雖然被視為緩兵之計,畢竟也是零的突破,不少長輩都感到欣慰。但正如同一個政府過去多月不斷表示,爭論字眼不需要,即使動議獲最終通過,「壽終正寢」與「撤回」無分別,既然是一個一個「無分別」的讓步,又如何期望「暫緩」當下的劍拔弩張?假如政府的「四大行動」是回應的終章,而不是千里之行的微步,帶來的期望落差,只會適得其反。

有些「和理非」(和平、理性、非暴力)者私下認為,應「見好就收」。究竟民間怎樣會「收貨」、什麼才是「實際」,並沒有水晶球可準確預測。但希望政府明白,整件事情的「root cause」並非經濟物質主導,也不是外國勢力主導。這些因素即使存在,頂多也是助因。當初民間對逃犯條例修訂顯示的高度不信任,實乃反映對近年一國兩制每天被扭曲的高度不信任,而這觀點其實特首本人心知肚明,否則不會以「中港矛盾」的角度,在立法會形容反對修例的聲音「全部都是廢話」。

2019年7月29日

7.21元朗黑夜(二)

鏗鏘集《721元朗黑夜》(2019-07-29)(↓)
轉載:「721晚的元朗衝突,警方被質疑處理緩慢。警務處處長盧偉聰解釋「遲到」是部分警力調派往港島處理示威及警員當時正處理3宗打鬥、1宗火警。《鏗鏘集》記者整理7月21號晚上不同的片段,訪問相關人士,按時序梳理情節,詰問元朗黑夜衝突中,消失的警力在何處。」

2019年7月23日

2019年7月9日

金鐘6.12警民衝突全過程

轉載自:Now TV
【經緯線】《金鐘612》(2019-07-01)
「612警民衝突,警方清場手法受到爭議,事件定性亦起紛爭。示威者是否暴徒、警方有否濫用武力,雙方各執一詞。今集《經緯線》將衝突當日拍攝到新聞片段,按時間地點,重新整理一次,嘗試盡量還原真相。社會有呼聲要求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現時監察警隊執法的機制,為何未能令示威者信服?」

2019年6月23日

親建制FB專頁竄改新聞片

(2019-06-22)
蘋果《親建制fb專頁盜用新聞片自行加旁白 有線怒斥蓄意誤導公眾兼侵權》:「……有親建制Facebook專頁「『保普選 反佔中』簽左名揮手區!」,卻在專頁中直播影片,並配上標題「金鐘警察傷者出來」,直接盜用《有線新聞》片段,以及《香港01》、《now》等的新聞直播片段,自行配上旁白,加上大量主觀旁白,如「可悲行為」等字眼。《有線新聞》今日發聲明,譴責相關社交媒體,指其擅自使用該台直播畫面,屬蓄意誤導公眾的侵權行為,誤導觀眾信服為該台報道。《有線新聞》指會保留一切追究權利。該專頁其後刪除有關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