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7日

唐梁戰(五):還是欽點論

(一)我們觀察對象的行為,按所得的規律成立理論,用之解釋和預測對象的行為。如果預測的準確度有偏差,理論需被修正。

目前解釋唐梁之爭,敝博已在《唐梁戰二》提過,至少有四套理論:公平競爭論、假戲論、板塊論、收權論。任何一套都無法保證能充分反映真實,除非我們能取得中央某些機密文件為證。簡言之,以上四說純屬推構。

(二)
2012/03/25,特首出爐,同晚港台《鏗鏘集》即推出〈是終結,還是開始?〉(goo.gl/zwEwrM),用練乙錚的板線論,替今次選戰的風風雨雨做了總結。板線論之流行,其影響幾及所有政論者和學者,甚有可能寫入史冊。板線論認為,中央內鬥,失控香港,建制派遂撕裂,代表不同利益集團的兩位候選人互毆奪位。

(三)
2012/03/18,沈旭輝寫了篇〈萬言書﹕致港澳辦王光亞主任〉(goo.gl/tIVRON),擔心唐梁任何一位成特首後的認受性低落,但依我看,他實為唐營勢將敗倒而抱屈。沈的說法,雖未明言,照看是依據板線論而發---因於中央內鬥,無力操控香港,梁營奸狡借機改變既定的制度規則意圖取勝。

其中:

這屆選舉以「擴大民主性」和「市民參與感」的口號開放建制派競爭,作為支持香港盡快民主化的人,我深信「開放競爭」的精神,必須肯定。但「開放」的背後,有兩個重點不為公眾注意﹕第一,「小圈子選舉」(制度A)、由中央欽點二人再讓二人「比民望」的「民調主導式小圈子選舉」(制度B)和「普選」(制度C),其實沒有層遞關係,而是三個完全不同制度,有完全不同的遊戲規則,分別適合完全不同類型的候選人。第二,建制派的唐營、梁營,為了這次選舉,都部署了五至十年,卻沒有對選舉採用哪個制度產生完全的共識。唐營一直相信、在以往五至十年也被長期告知,這次是行制度A,因此用了五至十年時間部署制度A遊戲;梁營則盡力把制度A變成B,到了唐營確認中央認同了對手建議的制度B,距離選舉只有數月,重新部署已來不及。假如我是唐梁各自的支持者,分別會怎樣想?

唐英年等待欽點的態度,令人十分反感。但從另一角度看,為什麼唐營對他情有獨鍾?答案其實是規則問題﹕假如唐營五年前就知道這屆將使用「民調主導式小圈子選舉」(制度B),自然會一早建議推出在制度B最有優勢的同路人任志剛,他不會害怕在制度B競爭;假如五年前獲悉採用普選(制度C),則會一早建議推出在制度C最有優勢的黃仁龍,他也不會害怕在制度C競爭。「唐營」支持唐英年的最大原因,就是五年來、乃至數個月前,都一直被告知(或他們相信的被誤導)在2012年,還是使用制度A,而在制度B、C毫無優勢的唐英年,卻是制度A最強勢的一人。於是,唐營認為破壞共識的,是偷偷單方面修改遊戲規則、製造既成事實、搞「突然襲擊」的對方。

沈文所提的所謂制度規範和遊戲規則,可否視為中港公認或中央默認?依我看,現實訂立的,就是先選出1,200人的選舉委員會,委員再透過提名、投票,最終選出至少獲601票的候選人為特首,這全有明文規定;另方面,中央和各候選人在過程中如何博弈,當中諸多操作,旁觀者只能觀察特徵而揣猜意義,中央則不會承認,就如董建華一屆的「江握手」,中央一直否認此為欽點,觀察者更被斥為simple and naive。(當然你可說中央在撒謊。)

沈文謂唐營「就是五年來、乃至數個月前,都一直被告知(或他們相信的被誤導)在2012年,還是使用制度A」(即唐獲欽點);我們且參考壹周刊第1150期的報導:

「中聯辦現在挺梁貶唐,連唐營都感詫異。『唐最初去中聯辦拜會,高層官員同唐講,你去馬啦,上面(北京)已經默許咗係俾你做(特首),亦都覺得應該係你去做就最適合。』據中方消息透露,唐營曾向中聯辦打聽梁振英的機會,當時得到的回覆是『□不住呢個傻佬(梁振英),不過唔使理佢。你繼續。』」

以上說法可信嗎?還是唐營自己的宣傳?按常理,政治變化多端,一日都嫌長,從政者絕不說「絕對」,所以中央會承諾唐營嗎?如果有,何必讓梁入閘,節外生枝?

如何玩遊戲細節,是持份者/參與者自己的權利,就如泛民200票,在第二輪投票中起關鍵作用,也可玩白票催流選,中央奈何不得。

所以,沈文所謂制度A、B、C及各遊戲規則,純粹是觀察者觀察下的構作,其是否刻畫了選舉機器的核心特徵、是否窮盡了制度的所有可能性(例如制度C,普選前,有或無可操控的選委會作提名篩選,還會衍生不同制度)、有否從制度A轉到制度B,均存疑。以自構的理論質疑遊戲中人,這是不當的干預。當理論不能解釋和預測所研究的對象,觀察者只能重新觀察,不斷修正理論,而不是責難對象為什麼違悖理論。

正如「欽點論」者觀察會另有所得﹕選舉一貫維持在制度A,箇中所謂遊戲規則,如稍有變,玩抹黑玩民意等等表面塗飾,全屬次要,欽點沒變,只係多數觀察者錯估欽點對象,自我失落而已。

(四)
很多理論都可以解釋相同現象,但按經濟原則(用哲學術語,所謂奧坎剃刀),在效益相同下,更簡潔的理論更值得採用。

在我看,板線論複雜,中央的利益集團互有交集、各相糾結,不易分清誰鬥誰,而且既然一直在角力,很難預測結果,也就出現沈文質疑梁營甚或中央「不依法度」。收權論簡單,既能解釋,又能預測。收權論其實屬欽點論(也如假戲論,但主角配角互調),它從目的(期待結果:收權)回溯前提,以決定誰能承擔特殊任務,誰就早獲欽點,而不靠揣測人事關係(如唐氏家族與江澤民的關係)。

如果收權論是選舉大圖景的根本指導原則,則無論在沈旭輝制度A、B、C下各有所適的唐英年、任志剛、黃仁龍,以三位的背景,尤其前兩者完全靠攏大財團,都不可能適合擔當中央的任務而獲「祝福」勝出。所以,沈自行概括的三個操作形式,要求有明晰性和遵行性來彰顯公平以提高勝出者的認受性,動機良善,但沈太受板線論影響,深信格鬥在唐梁營間,看不穿真格鬥實中央鬥地主,如是沈那套設想的遊戲規則錯置了脈絡,遂對今屆選舉性質作出了錯誤的觀察、描述和解釋,心生不滿。

中央無論如何分裂,但對港澳事務,一定有一貫的長遠構想和政策,無論團派、太子黨、上海幫抑或北京幫,哪方上台都會延續。

(上一篇《唐梁戰四:表態決裂》)


舊留言

地理堂 Mar 28, 2012 7:29 AM
其實更簡單的理解可以是,中央認為梁和唐那一個做香港特首都可以,分別就好似選擇大家樂還是大快活一樣,有的祇是輕微不同,但大致上兩者都差不多。在北京眼中,重要的不是梁或唐當,而是誰掌握北京的大權。無論梁或唐當,還不是要聽命北京的當家嗎?!現在看似實行了(制度B),勝出的除了是狼之外,北京也勝了,得了個「著重民意的選舉」的美名!

Mar 28, 2012 9:36 PM
大人的說法是板線論的引伸:唐梁無別,但中央的不同利益集團互鬥,勝出的掌權,而香港候選人跟掌權派親密的就會成為特首,這可謂以一時的人脈關係為判準,一朝天子一朝臣。這種觀點較忽略中央對香港會有既定的長遠策略的角色定位,遂以為香港的政治沒有一貫的持續路線,由是鐘擺,跌跌撞撞去到2047,當屆中央掌權派才臨急抱佛腳考慮香港人對過渡的恐慌問題。

依收權論,我相信中央對香港有既定策略和任務路線,無論中央哪派上場,都會一貫執行,所以特首要較親中、果斷、能力高。董建華婆婆媽媽就被人逼了落台。

唐梁任特首有無分別?我在《唐梁戰一》寫過:「就算有收權,也未及理由充分,使唐梁之間,中央必然選擇梁。因為無論唐梁,都跟中央關係良好,哪位當選,都不會違反中央某些原則政策,唐亦可受託收權之事,只係,過往唐對收權一事知覺甚微(見寒竹林《貴族的誕生》留言),而且他跟財閥的關係太密切,難以果斷行事,所以「訓練」唐的成本甚高。」所以,誰任特首其實有分別,現在更知道,唐的班子極決絕,唐確不適合中央賦予重任。

另,大人可能未跟貼香港情況,梁受黑金飯局抹黑已經民望稍跌,有心人再藉防暴隊、商台續牌、地下共黨、港大民調被黑客入侵各事件,炒起言論自由淪喪和共黨治港的公憤、慌潮,梁的民望下挫不少,加唐營泛民倡白票流選,中央不得不違民意現身挺梁,梁才勝出。梁是歷屆特首勝選時民望最低、得票最低的特首。中央是輸家,先前營造無欽點、不干預、順民意的形象,盡廢。

今屆峰迴路轉,好睇。(rock on!)

地理堂 Mar 29, 2012 12:40 PM
我相信我之所以說梁和唐的分別不大,是因為自己不是置身香港,感覺比較抽離,感受不太深吧。

Mar 29, 2012 10:14 PM
明白。Thanks.

18 則留言:

  1. 其實更簡單的理解可以是,中央認為梁和唐那一個做香港特首都可以,分別就好似選擇大家樂還是大快活一樣,有的祇是輕微不同,但大致上兩者都差不多。在北京眼中,重要的不是梁或唐當,而是誰掌握北京的大權。無論梁或唐當,還不是要聽命北京的當家嗎?!現在看似實行了(制度B),勝出的除了是狼之外,北京也勝了,得了個「著重民意的選舉」的美名!
    [版主回覆03/29/2012 22:14:54]明白。Thanks.
    [地理堂回覆03/29/2012 12:40:00]我相信我之所以說梁和唐的分別不大,是因為自己不是置身香港,感覺比較抽離,感受不太深吧。
    [版主回覆03/28/2012 21:36:00]大人的說法是板線論的引伸:唐梁無別,但中央的不同利益集團互鬥,勝出的掌權,而香港候選人跟掌權派親密的就會成為特首,這可謂以一時的人脈關係為判準,一朝天子一朝臣。這種觀點較忽略中央對香港會有既定的長遠策略的角色定位,香港的政治遂沒有一貫的持續路線,由是鐘擺,跌跌撞撞去到2047,當屆中央掌權派臨急抱佛腳考慮香港人對過渡的恐慌問題。
    .
    依收權論,我相信中央對香港有既定策略和任務路線,無論中央哪派上場,都會一貫執行,所以特首要較親中、果斷、能力高。董建華婆婆媽媽就被人逼了落台。
    .
    唐梁任特首有無分別?我在《唐梁戰(一)》寫過:「就算有收權,也未及理由充分,使唐梁之間,中央必然選擇梁。因為無論唐梁,都跟中央關係良好,哪位當選,都不會違反中央某些原則政策,唐亦可受托收權之事,只係,過往唐對收權一事知覺甚微(見寒竹林《貴族的誕生》留言),而且他跟財閥的關係太密切,難以果斷行事,所以「訓練」唐的成本甚高。」所以,誰任特首其實有分別,現在更知道,唐的班子極決絕,唐確不適合中央賦予重任。
    .
    另,大人可能未跟貼香港情況,梁受黑金飯局抹黑已經民望稍跌,有心人再藉防暴隊、商台續牌、地下共黨、港大民調被黑客入侵各事件,炒起言論自由淪喪和共黨治港的公憤、慌潮,梁的民望下挫不少,加唐營泛民倡白票流選,中央不得不違民意現身挺梁,梁才勝出。梁是歷屆特首勝選時民望最低、得票最低的特首。中央是輸家,先前營造無欽點、不干預、順民意的形象,盡廢。
    .
    今屆峰迴路轉,好睇。

    回覆刪除
  2. 尚有人公正:
    .
    林沛理:《梁振英的「強」與「罪」》
    (http://goo.gl/LMvuh)

    回覆刪除
  3. 原來 阿貴都常論政, 而且說得有情理, 雖然, 我不完全同意。 ^o^

    回覆刪除
    回覆
    1. 同意大原則就夠。或者同意之餘也可以補充。
      不同意的地方不妨慢慢傾,別煽情就可。

      刪除
    2. 阿貴d 文字好有學術性,哈哈 ! 現在懷疑你教書啦 !

      刪除
    3. 我想教咸書鑑賞的藝術,你有無學校介紹?

      刪除
  4. 回覆
    1. 係。用Blogtrans軟件搬來,容易到話咁快幾分鐘就搬哂。(見《從雅虎轉到谷哥》)

      刪除
    2. 我唔會搬日誌啦 ! 費時 google 遲下又執。

      刪除
  5. 阿貴你好多才多藝, 睇黎你好似勿都識,
    .
    你應該好大年紀 ? 因為睇 40 年代戲,
    .
    你應該好年輕 ? 因為砌模型。
    .
    一句話晒, 多才多藝~~~!!!!!!!

    回覆刪除
    回覆
    1. 多才多藝?大家咁話。XD
      我的生理年齡係中年,心理年齡就係老年---不時覺得活夠了,渴望「安樂死」。

      (P.S. Rose你常將「乜」、「咩」兩字寫成「勿」,好礙眼。:P )

      刪除
    2. 唔使客氣,你應該讀唔少書, 查實我的blog 客個個有料到。
      我d 野真係無勿譜ga, 讀書唔多,唔鍾意既事與人都唔使講理既。^o^

      刪除
    3. 哈哈! 好礙眼 ? 上面又有啦 ! ^o^

      刪除
    4. 我都讚成安樂死, 但是無病無痛, 甘死左就會令家人傷心。
      不過, 有時做人的確好煩好無奈,可以點呢 ?
      唯有自己告訴自己, 世上比我慘的人多呢!!!!!

      刪除
    5. 書我讀得唔多,但買得多…多年來無無謂謂的在家裡堆了個圖書館來…猜最後會推往堆填區。某類書愈讀得多,感觸愈多,就對現實愈不屑,以至自覺抽離,就愈易成為孤島…生命中也有不能承受的輕。

      如果家人朋友也同意「安樂死」是種嚴肅的理性選擇,他們應該如莊子般為去者盤鼓而歌。或許最反對「安樂死」的,不是家人朋友,而是仇人,他們希望你被千刀萬剮,一如某人希望每年六四有五雷轟頂霹向維園在場人。

      刪除
    6. 阿貴, 好厲害。
      唔似一個砌模型既人, 甘係唔係想用砌模型來緩衝一下?

      刪除
    7. 家中堆個圖書館, 睇黎你應該真係阿貴。唔簡單。
      我家只能夠剛讓我躺下。 =.=

      刪除
    8. 我現在都唔識砌模型咯,就算砌都辛苦過擔泥,點緩衝?:P

      又,有些人書多到要租倉來存放。我跟他們是小毛見大毛。:P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