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好心人,將幾近全套《兒童樂園》半月刊放上了網,格式PDF,讀者可在線上看,也可下載珍藏。
http://www.childrenparadise.net/
資料放在Google drive上,只要讀者是Google其中一種產品的用戶,例如Google Chrome、Blogspot、Google+、Picasa或Google Drive等,就可以在一個戶名下通處進出操作。我沒用Google drive,但開著Google Chrome瀏覽器,已可自由進入《兒童樂園》網站,閱讀、下載了。
有幾冊仍缺。
1960年的第168、177、181、183、190期。
1962年的224、225。
1963年的252。
1983年並沒缺期,不過2月16日的一期脫稿,順延到3月1日。這年只有23冊,不是24。
下載時,有些檔案較大,多在1983至86年間,畫面會顯示訊息「很抱歉,發生錯誤,正在重試。」這時可按右下角的「開啟」;另有訊息「無法預覽」「下載」,選「下載」;又有訊息「Google雲端硬碟無法掃描這個檔案的病毒」「仍要下載」,選「仍要下載」,就成。
我大概幾歲就看《兒童樂園》。不過,書中作見聞報導的〈播音台〉、〈寶寶遊記〉,沒多少個字我懂,其他故事也以文字主打,插圖為輔,讀得我很吃力,〈小圓圓〉字少,自然最合口味,然後到行迷宮、依數字號碼勾畫出隱藏物像等遊戲。連環圖人物如火箭人、大耳王、紅羽毛,都是我的至愛。插圖故事如快樂王子、人魚公主、賣火柴的女孩、女巫與麵包蛋糕屋等,更是對我起著認識外國童話的啟蒙作用。
可惜,後來黃玉郎的《小魔神》、《小流氓》殺出,《兒童樂園》相對顯得單純。1973年有〈叮噹〉(489-680期),成我唯一還追看《兒童樂園》的原因;1977年連載長篇〈西遊記故事新編〉(576-679期),更令很多少年愛不釋手,但我其時在唸中學,稚心幾盡,早轉看情節複雜的日漫如《男組》、《愛與誠》,既減少看港漫《龍虎門》,更遑論《兒童樂園》了。我的記憶僅及〈西遊記〉初幾期,從此就沒了。
最好的都在七十年代,〈叮噹〉、〈西遊記〉,這時候出生的小朋友最有眼福,八十年代初《兒童樂園》攀上銷量高峰,近六萬本,可想而知,它前期的優秀好讀是如何推動至積聚起粉絲群來。
《兒童樂園》的成功,箇中因素,當然缺不得大師羅冠樵的畫功,和社長張浚華選故說故的能力。
書的繪圖,除了〈小圓圓〉和〈西遊記〉外,凡涉中國的,筆墨都是羅翁的原創。細看1953年一月的創刊號封繪,中心孩子衣物紋理模仿真實,鞋子鞋頭黑色光皮的滑溜質感,見微知著,反映繪者重視西洋繪畫光影的考究;從背後遠景到左旁樹木枝葉,是朦朧的水彩風;右面近景雜叢片葉,是傳統國畫的點描法;孩子容貌睫毛眼睛,是嬌俏的洋娃娃臉孔。
然而多元技巧,不中不西,又中又西,集於一畫,難免蕪雜不純;翻開同一期,小圓圓的造形,仍待化繁為簡。這些,算是大師對漫畫路線技巧探索的初期嘗試。其後,大師對小圓圓特徵的簡約勾勒,〈西遊記〉各人物的小孩造形,融合國畫筆法,絕是洒家。張浚華尊羅為香港「一代兒童文藝宗師」,直是貼切。
羅翁負責中國部份,至於其他故事畫作,如果記錄正確,張浚華有以下說法:
所以,對歐、美、日的繪本,如果版面圖格大小符合,似是翻印或直接臨摹原著,不合的則仿照原畫依樣葫蘆,這便解釋了《兒童樂園》裏,不同的外國連環圖,風格紛繁但每個故事畫風又始終如一,因是「借來」的;說到底,一個畫家,經常,是經常,每兩星期內,平均負責三四個故事/版面的繪圖,當中反覆擺脫個人的繪技固習和喜好,不留痕跡地換創另一畫風,實在不大可能;羅翁的小圓圓、西遊記、中國神話歷史民間故事等繪像,從造形構圖到筆觸看,都難掩出自同一手筆,即是顯例。
仿日本高橋真琴的精緻玻璃眼睛美少女畫風的,如〈人魚公主〉、〈賣火柴的女孩〉,畫家是羅的弟子郭禮明。〈火箭人〉、〈小泰山〉、〈叮噹〉的,是弟子李成法。雖是模仿,仍是一絲不苟。羅翁1982年(尾?)退休後,新加入的李子倫繪封面,陳子通(沖?)繪〈播音台〉。
自八十年代高峰之後,《兒童樂園》的銷量開始漸減。自羅離任,李成法成當家台柱;1994年底公司結束前最後幾年,李成法一人獨繪。
導致《兒童樂園》停刊,張浚華概括了三點原因:一是銷量不斷下跌(是因還是果?);二是畫師缺乏接班人;三是題材枯竭、某些內容跟時代脫了節。(見維基連結《潤物細無聲》/《一篇關於〈兒童樂園〉》)
《兒童樂園》是很多成長於五十至八十年代的朋友的童年回憶。別錯過。
參考:
1. 維基百科條目【兒童樂園】及其底部參考連結。
2. 《西遊記故事新編》序言。(香港:三聯)
3. 《兒童樂園:羅冠樵的藝術世界》。(香港文化博物館編製)
4. 兒童樂園社長張浚華女士演講
(https://youtu.be/_qx5HPtRxso)
5. 兒童樂園:羅冠樵、張浚華
(https://youtu.be/5PiHTVF7H0Q)
6. Lo Koon-chiu's(羅冠樵)"Children's Paradise"(兒童樂園)
(https://youtu.be/1i7gkT8Pmoo)
7. 《兒童樂園》網上任睇 叮噹之母都like
(https://youtu.be/7mhJqrwKis8)
相關帖文:《兒童樂園》社長專訪
http://www.childrenparadise.net/
資料放在Google drive上,只要讀者是Google其中一種產品的用戶,例如Google Chrome、Blogspot、Google+、Picasa或Google Drive等,就可以在一個戶名下通處進出操作。我沒用Google drive,但開著Google Chrome瀏覽器,已可自由進入《兒童樂園》網站,閱讀、下載了。
有幾冊仍缺。
1960年的第168、177、181、183、190期。
1962年的224、225。
1963年的252。
1983年並沒缺期,不過2月16日的一期脫稿,順延到3月1日。這年只有23冊,不是24。
下載時,有些檔案較大,多在1983至86年間,畫面會顯示訊息「很抱歉,發生錯誤,正在重試。」這時可按右下角的「開啟」;另有訊息「無法預覽」「下載」,選「下載」;又有訊息「Google雲端硬碟無法掃描這個檔案的病毒」「仍要下載」,選「仍要下載」,就成。
我大概幾歲就看《兒童樂園》。不過,書中作見聞報導的〈播音台〉、〈寶寶遊記〉,沒多少個字我懂,其他故事也以文字主打,插圖為輔,讀得我很吃力,〈小圓圓〉字少,自然最合口味,然後到行迷宮、依數字號碼勾畫出隱藏物像等遊戲。連環圖人物如火箭人、大耳王、紅羽毛,都是我的至愛。插圖故事如快樂王子、人魚公主、賣火柴的女孩、女巫與麵包蛋糕屋等,更是對我起著認識外國童話的啟蒙作用。
可惜,後來黃玉郎的《小魔神》、《小流氓》殺出,《兒童樂園》相對顯得單純。1973年有〈叮噹〉(489-680期),成我唯一還追看《兒童樂園》的原因;1977年連載長篇〈西遊記故事新編〉(576-679期),更令很多少年愛不釋手,但我其時在唸中學,稚心幾盡,早轉看情節複雜的日漫如《男組》、《愛與誠》,既減少看港漫《龍虎門》,更遑論《兒童樂園》了。我的記憶僅及〈西遊記〉初幾期,從此就沒了。
最好的都在七十年代,〈叮噹〉、〈西遊記〉,這時候出生的小朋友最有眼福,八十年代初《兒童樂園》攀上銷量高峰,近六萬本,可想而知,它前期的優秀好讀是如何推動至積聚起粉絲群來。
《兒童樂園》的成功,箇中因素,當然缺不得大師羅冠樵的畫功,和社長張浚華選故說故的能力。
書的繪圖,除了〈小圓圓〉和〈西遊記〉外,凡涉中國的,筆墨都是羅翁的原創。細看1953年一月的創刊號封繪,中心孩子衣物紋理模仿真實,鞋子鞋頭黑色光皮的滑溜質感,見微知著,反映繪者重視西洋繪畫光影的考究;從背後遠景到左旁樹木枝葉,是朦朧的水彩風;右面近景雜叢片葉,是傳統國畫的點描法;孩子容貌睫毛眼睛,是嬌俏的洋娃娃臉孔。
然而多元技巧,不中不西,又中又西,集於一畫,難免蕪雜不純;翻開同一期,小圓圓的造形,仍待化繁為簡。這些,算是大師對漫畫路線技巧探索的初期嘗試。其後,大師對小圓圓特徵的簡約勾勒,〈西遊記〉各人物的小孩造形,融合國畫筆法,絕是洒家。張浚華尊羅為香港「一代兒童文藝宗師」,直是貼切。
羅翁負責中國部份,至於其他故事畫作,如果記錄正確,張浚華有以下說法:
「把人家一本大書放進我們小書的幾頁裏,過程殊不簡單。我們左量右度,挪上挪下,放大縮小,有時縮了再縮。文字譯得最精簡,找個不礙大局的地方放。做得不好,就是失敗了,再嘗試。漸漸摸索到門路了,然後得心應手。例如〈爸爸請摘月亮給我〉,爸爸拿着一把登天長梯,走路時拿着長梯原書有左右摺頁,爸爸登梯爬上天空時原書上下又有對摺。但我們沒有摺頁,刊登出來表達了長梯的長,沒有失真。」(見維基連結《我們且行偷天換日》)
所以,對歐、美、日的繪本,如果版面圖格大小符合,似是翻印或直接臨摹原著,不合的則仿照原畫依樣葫蘆,這便解釋了《兒童樂園》裏,不同的外國連環圖,風格紛繁但每個故事畫風又始終如一,因是「借來」的;說到底,一個畫家,經常,是經常,每兩星期內,平均負責三四個故事/版面的繪圖,當中反覆擺脫個人的繪技固習和喜好,不留痕跡地換創另一畫風,實在不大可能;羅翁的小圓圓、西遊記、中國神話歷史民間故事等繪像,從造形構圖到筆觸看,都難掩出自同一手筆,即是顯例。
仿日本高橋真琴的精緻玻璃眼睛美少女畫風的,如〈人魚公主〉、〈賣火柴的女孩〉,畫家是羅的弟子郭禮明。〈火箭人〉、〈小泰山〉、〈叮噹〉的,是弟子李成法。雖是模仿,仍是一絲不苟。羅翁1982年(尾?)退休後,新加入的李子倫繪封面,陳子通(沖?)繪〈播音台〉。
(↑浪漫---重裝飾,不同年代的玻璃眼少女。)
(《兒童樂園》迷倒不少女讀者。)
(《兒童樂園》迷倒不少女讀者。)
自八十年代高峰之後,《兒童樂園》的銷量開始漸減。自羅離任,李成法成當家台柱;1994年底公司結束前最後幾年,李成法一人獨繪。
導致《兒童樂園》停刊,張浚華概括了三點原因:一是銷量不斷下跌(是因還是果?);二是畫師缺乏接班人;三是題材枯竭、某些內容跟時代脫了節。(見維基連結《潤物細無聲》/《一篇關於〈兒童樂園〉》)
《兒童樂園》是很多成長於五十至八十年代的朋友的童年回憶。別錯過。
參考:
1. 維基百科條目【兒童樂園】及其底部參考連結。
2. 《西遊記故事新編》序言。(香港:三聯)
3. 《兒童樂園:羅冠樵的藝術世界》。(香港文化博物館編製)
4. 兒童樂園社長張浚華女士演講
(https://youtu.be/_qx5HPtRxso)
5. 兒童樂園:羅冠樵、張浚華
(https://youtu.be/5PiHTVF7H0Q)
6. Lo Koon-chiu's(羅冠樵)"Children's Paradise"(兒童樂園)
(https://youtu.be/1i7gkT8Pmoo)
7. 《兒童樂園》網上任睇 叮噹之母都like
(https://youtu.be/7mhJqrwKis8)
相關帖文:《兒童樂園》社長專訪
可以集齊這套書千多本真是空前難得!
回覆刪除正是。
刪除又那位匿名讀者不止無私地公開自己的收藏,還出錢出力設置網站、掃描、上載,我地真係無言感激!
其實早有小思、陸離等為此事張羅,只是過於追求完美而緩於執行,現在這位匿名者默默獨力完成,怎不教人感動呢。
http://markushopakhei.blogspot.com/2013/11/blog-post_22.html
話時話,你的博要讀者開社交網G+才能留言,我無開,所以只能做cd rom了。
刪除細個在診所睇過下,但興趣不大,之後都係睇返老夫子多。
回覆刪除老夫子內容差不多全是笑話,連幾歲小孩都喜歡,又書夠厚,較耐看;兒童樂園不少篇幅就太多文字,太深,小孩需大人伴讀,否則,書咁薄,一陣就翻完。當年兩者我揀,都會先揀老夫子。
刪除兒童樂園中的小圓圓是我最記憶猶新,當然還有小胖胖。
回覆刪除不過, 為什麼第一幅小圓圓是這樣陌生?
是因為太新我老得沒看到? 還是太舊我小得看不到。
哈哈 ! 櫻子姑娘 !!!!
刪除阿貴, 你這2 篇文章, 太令人傷懷~~~!!!!!!!!
刪除第一篇小圓圓係1953年那期,太遙遠了…也畫得不理想...
刪除你感覺陳年往事「令人傷懷」,這比較沉重;你的感覺或許很敏銳…
年齡對女性是超敏感一會事, 沉重~~!!!!超沉重~~~!!!!!!! ︶︵︶
刪除明嘅...
刪除其實,男人對男人,年齡唔敏感;但男人對女人,年齡一樣會敏感…:P
哈哈 !
刪除正文中提及《兒童樂園》所缺的期數已全部補回。
回覆刪除阿貴,
回覆刪除聖誕新年快樂!!!!!!!
多謝迷迭香小姐!節日快樂!\(^0^)/
刪除just stumbled upon this post and Thank you so much!!! I've been looking for them for a while!
回覆刪除很高興你也喜歡《兒童樂園》!下載後可慢慢欣賞。謝謝你的留言。
刪除太令人敬佩的好心人,小時候去外婆家一定先去看這套書。文中介紹的畫面都看了無數次,現在家裡還留著這些書,但多數還是殘破了。能看到全集真是太棒了!
回覆刪除多謝光臨和留言!
刪除好羨慕你還保留著一些兒童樂園。少年時搬屋,阿媽唔問我就將我收藏的公仔書全掉了,今日我仲耿耿於懷。哈哈。(實係苦笑)
我懂這遺憾。今日能收藏完整的pdf多少能彌補。謝謝您的分享。
刪除謝謝。別客氣。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