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3日

歧義中的幽默

李純恩寫了篇《學語言》,舉了五個例子,每句中的兩個子句/詞組幾乎相同,表面意思重複,實際含意不同,叫人會心微笑。

不過,李認為讀者能諳普通話(內地)文化,才能意會箇中的雙關含意,我倒認為不大相干。讀者不必在場聽懂哪字重音,甚至單單一句亦難追究什麼外在處境、什麼上文下理,然而僅看文字,中年讀者的內在心智語境還是會受到觸動,自行推理得明白而會心微笑。

李純恩:《學語言》
(蘋果日報:2013/12/23)

律師朋友在大陸有業務,大江南北到處飛,他是地道香港人,很努力學了一口廣式普通話,在業務上跟客戶溝通尚可對付,但有時候跟客戶交際聯誼,到了飯桌上,許多話就聽不明說不清,他說頓時便覺得自己儍了。

我說這一點也不稀奇,你看看電視台的新聞報道,許多平時口若懸河的政客、模樣精靈的明星,一到要用普通話接受訪問,結結巴巴,詞不達意,好像個個一下子都儍了。這便是語言隔膜,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暫時很難解決的。